东京时装有限公司-东京定制西装便宜吗现在
西装定制品牌推荐
西装定制品牌推荐杰尼亚。
多年来,杰尼亚(Zegna)品牌一直是众多社会名流所青睐的对象,杰尼亚(Zegna)不追求新奇的款式和华丽的色彩,以其完美无瑕、剪裁适宜、优雅、古朴的个性化风格风靡全球。
杰尼亚(Zegna)品牌除西装外,现已开拓了毛衣、休闲服和内衣等男装系列。迄今,杰尼亚(Zegna)已在巴黎、米兰、佛罗伦萨、东京、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门店。
发展历程
1972年,杰尼亚推出定制服务。
1980年,在巴黎开办了店铺。
2000年,杰尼亚集团设立了Fondazione Zegna基金会。
2012年,杰尼亚集团开启一个艺术项目——ZegnArt。
2014年2月,集团成立Ermenegildo Zegna奖学金。
2014年7月,收购了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阿基尔羊毛牧场大部分股份。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杰尼亚
买衣服怎么识别是否是上等货,怎么让老百姓买的货真价实不受骗?
认准品牌。。要买好东西就要舍得花钱。。我在东京买的一身迪奥的西装花了人民币大概3万多。。我朋友在北京秀水买了一身高仿迪奥只花了3000多。。。我们走在一起的时候明显能看出我的西装要比他的西装高级。。虽然版型一样 。。但是感觉却大不一样。。不要贪图便宜。。国内也有很多品牌衣服价钱不算贵但是质量却很好。。多了解一下服装的品牌和在市场的占有量。。还有对自己的年龄该穿的衣服做一个审查。。相信自己的眼光。。毕竟现在已经不是自己截布做衣服的时代了。。
关于西服问题 懂的进 50分悬赏
总诀:
世界西装等级排名:
特级:
英国的Anderson-Sheppard,H-Huntsman等10到15家作坊,经营成衣、全定制、半定制,无论从历史、裁剪还是工艺、声誉都是世界最顶级的。
准特级:
英国Savile Row的其他作坊,技术工艺和特级的10几家差不多,多是由特级大店出来的裁缝开的,但是没有了历史积淀和种种噱头,名声没那么响亮。意大利的Kiton(国内仅成都有专柜)、Brioni(香港有专柜),美国的Oxxford(国内没有)。他们工艺都学自英国,但手工含量略低,约90%到95%为手工完成,没有全定制,以成衣为主加以少量的半定制。
一级:
英国非Savile Row出身的定制裁缝。
意大利的Rubinacci、Caraceni、Attolini、Borrelli等品牌,以成衣为主,版有意大利特色但中国人不习惯不容易接受。在国内知名度极低,有一定手工含量。
以上可算广义的世界顶级男装。
二级:
以杰尼亚(Zegna)和卡纳利(Canali)为代表的意大利专业男装制造商。以成衣为主,手工含量低。版接近英国,符合中国人审美,在国内知名度很高。工艺和国产西装非常接近,多由中国工厂代工。
三级:
以阿玛尼为代表的所谓designer shop品牌,非专业男装品牌,男装业务多外包给其他厂商。
四级:
国内众多品牌,工艺接近,以后细谈。
Savile Row 顶级篇:
萨维尔街位于英国伦敦oxford circus附近,二百年来号称全球男装定制的圣地。世界各国的高官显贵,富商巨贾,演艺明星都以有一套萨维尔顶级裁缝店手工制作的西装为身份象征。萨维尔街出品的西装,又分为三种类型:即成衣(off-the-peg,或者ready-to-wear),半定制(made-to-measure),全定制(bespoke)。
成衣即萨维尔裁缝店按照自己的版型直接制作出售的成衣,价格一般400-600英镑,和市面上众多成衣西装的区别是萨维尔的成衣也都是手工制作的。
半定制是指客人选定一套成衣,由裁缝量体后在成衣基础上进行修改以使之更符合客人的体型。萨维尔街的半定制价格要高达700-1000镑左右。
全定制(bespoke)是萨维尔街定制的精髓所在,也是其二百年来长盛不衰的根本。在萨维尔街上全定制一套西装,一般要4-12周的时间,中间经历三次试穿和调整,这还是客人在伦敦的情况下。事实上很多美国人在萨维尔顶级裁缝访美时定制的衣服要为之等候一年的时间。
每件萨维尔出品的西装,制作工时达到40个小时,95%用手工完成。二件套西装大约1700英镑起,三件套2200英镑起。
萨维尔街定制西装的几大特点:
1.一人一版。即裁缝会根据客人的体型专门裁剪出一个版型,而不是像国内定制裁缝店根据现有版型进行修改调整(套码或推版)。所以严格说国内没有英国意义上的全定制西装。
2.用牛角扣,而不是像大多数成品西装用树脂扣。这个其实是个成本问题,不过萨维尔的顶级裁缝Mahon先生特意指出过这个问题:萨维尔西装的扣子必须是某种动物的角磨制成的,这是品质的象征。
3.所有的扣眼都是手工锁的,袖口钮扣下面要开真扣眼。
4.条纹或者格子面料的西装非常注意对条或者对格,比如上衣兜盖上的条纹和兜盖上方的条纹都要对好,身上的格子和袖子上的格子要一致。
5.裁剪上萨维尔街西装秉承英国传统,强调合体,修身和线条感。往往肩部稍宽,腰部收紧,上身呈沙漏形。垫肩较薄使肩部线条自然而袖窿上提为手臂提供足够活动空间。
6.款式上萨维尔的西装款式之多是其他各国所不能比的。比如裤子就有上千种款式变化供选择。上衣常常在口袋上有变化,比如把两个口袋做成斜的(slant pockets),前首相布莱尔就常穿着这种款式;或者在右侧加一个票袋(ticket pocket)。裤子上英国人喜欢plain front,即无省(读作shang,即裤子前面的褶)或者double pleat的,即两个省的。
萨维尔街十大名店:
1.Anderson & Sheppard (1873年建店)
这是萨维尔街上最负盛名的一家裁缝店。客户包括各国名人。据说查尔斯王子近年来一直穿着他家的双排扣西装。
全定制价格:二件套1960镑起,三件套2250镑起。8到12个星期的制衣时间。
2.H-Huntsman (1849年建店)
这是萨维尔街上最昂贵的一家裁缝店。Huntsman持有英国王室颁发的多种皇室供货许可证。在服装上有上千种款式可供选择,并且有自己专有的面料款式。每年三次美国法国巡回。据说Huntsman喜欢把口袋做的很浅,所以定制时务必说明自己的要求。
全定制价格:二件套近3000镑,10到12个星期的制衣时间。
3.Henry Poole (1806年建店)
Henry Poole是萨维尔街上的第一家裁缝店。拥有英国王室颁发的多种供货许可证。客户包括爱德华七世,各国王室等。Henry Poole定期访问欧洲、美国、日本、中国等地。这是第一个进入中国的萨维尔定制品牌,不过他们的名声被中国的合作伙伴滥用了,在国外的服装论坛上遭到了各国网友的谴责。
全定制价格:二件套近2500镑起,三件套近3000镑起。9到12个星期制衣时间。
4.Dege & Skinner (1865建店)
Dege & Skinner不仅受到英国女王的喜爱,也是阿拉伯国家王室的最爱。Dege & Skinner每年访问美国、阿拉伯国家3到4次。提供几百种服装款式和几千种面料供选择。
全定制价格:二件套1969镑起,9到12星期的制衣时间。
5.Kilgour’s (1870年建店)
坚持传统裁剪的代表。不过近年来似乎发展缓慢。
全定制价格:二件套2200镑起,6到8星期制衣时间。
6.Ede & Ravenscroft (1689年建店)
这是伦敦最古老的裁缝店。三百多年来,他们获得过几乎所有皇室成员的皇室供货许可证。Ede & Ravenscroft位于萨维尔街最南端。他们可提供上千种不同面料供选择。
半定制价格:二件套750镑起,三件套1000镑起。
全定制价格:二件套1800镑起,三件套2200镑起。6到8星期制衣时间。
7.Gieves & Hawkes (1785年建店)
Gieves & Hawkes有悠久的历史,持有多种皇室服装供货许可证。今天它在中国的专卖店里就悬挂着伊丽莎白二世,爱丁堡公爵和查尔斯王子的皇室徽章。它是英国军队军装的供货商。不过这个二百多年历史的品牌已经被香港上市公司富联集团收购,不知以后的发展会怎样。这个品牌的成衣现在在国内已有专柜,全部香港制造,既不对条也不对格,已经完全失去了萨维尔的传统,不值得购买。
全定制价格:二件套2250镑起,三件套2700镑起。约8星期的制衣时间。
8.Hardy Amies (1946年建店)
Hardy Amies是伊丽莎白女王御用的女装定制品牌,也是英国唯一能和巴黎haute-couture高级女装定制较量的品牌。它也是萨维尔街上少有的给男装注入流行元素的裁缝店。
全定制价格:二件套3000镑起,三件套3500镑起。6到12星期的制衣时间。
9.Maurice Sedwell (1938年建店)
无数种顶级面料,曾巡回20多个国家的首席裁缝,造就出一件“不带任何标签,一穿上自然表明身价”的西装。
全定制价格:二件套1800镑起,三件套2275镑起。6到12星期的制衣时间。
10.Norton & Sons (1821年建店)
Norton & Sons最擅长制作猎装。定期到美国、欧洲大陆和亚洲巡回。
全定制价格:二件套2300镑起,三件套2700镑起。4到8星期的制衣时间。
意大利各派:
意大利的米兰、佛罗伦萨、罗马、那不勒斯等地自12世纪以来就以出产纺织品,皮革制品而闻名。这个传统流传至今,使意大利这个时装帝国形成了多中心,多流派的格局。二战后意大利服装工业发展迅速,意大利人比传统的英国人会做生意得多,Ermenegildo zegna、Cerruti 1881,Armani等名牌都是从家族式小作坊发展起来成为专卖店遍布世界的品牌,而萨维尔街还是靠几个裁缝走遍世界,产量和销售额不可同日而语。物以稀为贵,老派的欧洲人似乎对保守的萨维尔街更高看一眼,而觉得意大利货有暴发户气味。
意大利西装,从裁剪和制作工艺可按地域分为三派:米兰,罗马和那不勒斯。
米兰派西装裁剪上和英式西装非常接近,肩部有一定斜度,用较薄的垫肩,胸部附全衬,腰部线条柔和,一般上衣单排两粒扣款式居多,开双衩,裤子一般一个省(褶)。米兰派西装轮廓上较圆润。以Caraceni为代表。
罗马派的特点是:肩部较高,袖子上端常常高出肩部。驳头位置较低、稍窄。上衣不开衩或开单衩,较短较瘦,以单排3粒扣款居多。口袋等细节都较通常的按比例缩小10-20%。罗马派以Brioni为代表。
那不勒斯派比较罕见,其最鲜明的特征是著名的那不勒斯肩(Neapolitan Shoulder)。那不勒斯肩线条非常圆润,一般不用垫肩或者用极薄的垫肩。驳头位置超高,宽度略超过胸部的一半。腹部略留空间。收腰且腰部位置上提。一般开双衩而且开衩位置很高。裤子一般有省且挽脚,挽脚留的非常宽。那不勒斯派的代表是著名的Kiton。
Caraceni发源于罗马而在米兰成名。产量很小,每年约700件。全手工制作,每件工时63小时。裁剪上接近英式。定做价格4100美元起。
Brioni和Kiton是最负盛名的意大利西装品牌。而二者风格截然相反:Brioni是力量型的西装(power suit),穿起来犹如罗马帝国的战士盔甲,胸衬和垫肩把穿着者的身体完全撑起来,是一种衣服修饰人体的感觉。而Kiton柔软顺和,不用或只用很薄的垫肩,胸衬做法和Brioni完全不同,穿着感觉如同一件薄运动衫,柔若无物。Kiton对穿着者的身材体型有着更高的要求,不是每个人都能穿Kiton的。而Kiton也根本不想修改自己的版型以适合更大的消费群体,像Canali和Zegna一直在做的那样。Kiton有250多名裁缝,年产量仅18,000套,只是Brioni的四分之一,不及Zegna的一个零头。二者都是全手工制作,Kiton每件工时达到200多个小时,仅每件衣服完成后的后整理就要20多小时。
Brioni在中国大陆还没有专卖店。成品西装价格约3,000到15,000美元之间,半定制4,000到25,000美元。
Kiton06年已经进入中国,在成都设了第一个专柜。成品西装价格4,000到20,000美元,半定制6,000到30,000美元。
其他意大利著名西装品牌:
Rubinacci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创办于那不勒斯,至今延续作坊式的家族企业经营。那不勒斯派西装的典型代表:没有垫肩,柔软的胸衬,穿在身上轻若无物,如同“第二层皮肤”一样。Rubinacci几乎不出产成品西装,而提供意大利少见的全定制服务。Rubinacci在那不勒斯、罗马、米兰、伦敦、东京、纽约拥有专卖店。
Canali
Canali于1934年由Giovonni Canali和Ciacomo Canali兄弟二人创办。经过70多年发展现在已在世界100多个国家拥有1000多家专卖店或专柜。中国已是Canali的全球第五大市场。Canali在意大利有七个制造基地,不过据说宁波的罗蒙曾经以每套800元人民币的加工费为Canali代工。
Zegna
在中国最成功的意大利男装品牌。在中国大陆拥有约40家专卖店。Zegna在意大利、土耳其、瑞士都有生产基地。2003年在温州与某中国企业成立了合资公司,据说以每套人民币1000元的加工费为Zegna生产西装。杰尼亚在中国大陆有成衣和半定制业务。成衣价格远高于欧洲价格。半定制二万元人民币起。
意大利最著名的Kiton。中国人很难接受这种外观。价格平均7000欧元。面料是所有成衣中最好的,专门选用Scabal’s等英国顶级面料。
Brioni,从布鲁斯南开始的007用的都是Brioni的半定制,因为萨维尔街不能以那么快的速度做出足够多的衣服。不过据说下部007里邦德将会穿Dunhill。
杰尼亚,中国人最熟悉也最高估的进口西装品牌。如同哈根达斯等进入中国就漫天要价的外国品牌一样,杰尼亚在国内价格虚高,成衣近2万元人民币,用的是每米300多人民币的面料(一般几千元的国产货用的是几十元一米的面料,所以看上去差),工艺和国产一流品牌没有多大差别,只不过把腰部收紧些,袖子做细些(国产货考虑中国人喜欢内套一件毛衣)。据说是在温州完成大部分然后拿回意大利贴牌的。
如果要买杰尼亚,建议一是到欧洲买,差价应该够往返机票加酒店。二是买面料支数在130支以下的。杰尼亚的面料超过130就不行了,应该是用的羊毛质量跟不上。面料支数越高,不光需要工艺设备升级,也要有更高品质的羊毛原料相匹配。
从成本上来说,还以杰尼亚为例,一万七一套,专卖店进价应该是4折即6800元,用的面料300多元一米,一套3米1000元,辅料也就100元,人工不用说,温州加工的,能有多少费用?
顺便说一下,由于杰尼亚名气很大,有些消费者在定制时也喜欢选用杰尼亚面料,而杰尼亚的很多面料也是从中国纺织厂订购的,山东的如意,南山都是它的供应商。
国产篇:
简单说下选购国产西装。
第一,做工上看,2千元以上的国产货工艺都差不多,都是进口设备和大工厂流水线出来的,当然个别也有差的,关键在比较和看细节,有的名气挺大的一比就不行,估计是挣钱光做广告了,没更新设备。总的来看名气小的比所谓的国产名牌强,新品牌比老牌子强。以后我会发图讲讲怎么看细节选西装。
第二,裁剪上看,也相差不多,现在国内几乎所有的西装厂家都只生产单排三粒扣这一种款式,具体模板是杰尼亚1995年版。中国现在有点出息的厂都知道模仿杰尼亚,没办法,一个是中国人认杰尼亚,另外模仿再高档的品牌做不到,英国顶级的定制,一人一版,全手工,哪个中国厂家搞得起?意大利的顶级成衣kiton,brioni,也是90%以上的手工含量,中国那种流水线一个工人只做一个工序的做法做不到。
裁剪说道非常多,简单地说,消费者最简单的选购方法就是看合体度。试穿,只一件衬衫,哪儿都不多不少不肥不瘦还平整没有褶儿就非常好,但成衣能做到的非常少,一个是大部分人体型不够标准,一个是版挑人,国货模仿的杰尼亚95年版就不适合中国人体型,后背中国人不像白人有背阔肌,穿上两边肩胛骨一般都有大褶子,很难看。还有一点中国西装普遍没有腰,以雅戈尔为代表,筒子状,很难看。国产货另外一个问题是袖长,英国成衣袖长有三种尺寸,即一款西装上衣一个尺寸有三种袖长,而国货只有一种,全部偏长,我从没见过一款中国西装穿上能把衬衫袖子露在西装袖子之外的。国货的袖子也偏粗,为了中国人套毛衣方便,每个部位效果都差一点,整体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第三,款式。国货99%以上都是三粒扣,我觉得非常奇怪,97年左右的时候三粒扣是在欧洲流行过,二年左右也就过去了,现在还是以单排两粒扣高驳头款为主,英国还有相当多的双排扣,美国流行一种介于二三粒扣之间的2 roll 3,而国内做二粒扣的厂相当少,双排扣我从没见过成衣。其实最好看的西装还是单排两粒扣和双排六粒扣,三粒扣显得局促,小气,特别是扎领带时。英国的西装款式是变化最多的,各种驳头变化,口袋的变化,斜兜,票兜的运用,国内都很少见。
第四,面料,国产西装5千元以下的基本都是国产料,价格一般几十元一米,身高180的用2米8面料,一套衣服值多少钱大家自己算下。
国产西装用进口料的一律在内兜处缝有面料的商标,目的是抬高衣服的身价和欺骗消费者以牟取暴利,其实一般的进口面料根本就不贵,零售的话意大利料200多元一米就有,一万七一套的杰尼亚用的是300多元一米的料,利润在十倍左右。所以大家选择什么样的面料自己有个数。
一般来说,国产料厚些的好,表面应该有细细的绒毛,有光泽,色泽正。
第五,辅料。大部分辅料我们看不到,能看到的就是里子绸,袖绸,钮扣,拉锁。里子绸一般用的都还可以,需要注意的是袖子里面的绸应该和身上的有所区别,一般用白色的,很多成衣包括欧洲的一些真牌子都不注意这点,显得不够专业和讲究。钮扣,一般国产货都用塑料扣,大的3分钱一个,小的1分钱一个。讲究的如英国顶级定制必须用牛角扣。国内只有一个品牌用的号称是牛角扣,但我不能确认,因为中国厂商实在是太不诚实了,飞到意大利注册个品牌都不嫌麻烦,还在乎造点假钮扣?拉锁,一般的用塑料拉锁,批发价1毛钱一条,非常容易坏,讲究的应该用铜拉锁。
判定西装品质的最关键要素
1.裁剪。看合体度,像我前面说的,只穿一件衬衫,哪儿都不多不少不肥不瘦还平整没有褶儿,这种要求成衣很难达到。这也是为什么英国萨维尔街的定制是世界最顶级男装,一人一版,三次试样改动,任何大厂都做不到。
2.做工。看手工含量和衬的工艺。世界顶级男装都以手工工艺为自豪,而其余无论是意大利的还是中国的,从杰尼亚往下一律都是机器流水线生产的。手工含量的标志一是手工纳驳头,一是手针锁扣眼。两者都非常耗工时,不光国产货包括几乎所有的世界名牌成衣都做不到。扣眼机器锁了,驳头干脆不纳。
衬的工艺只有两种:粘合衬和非粘合衬,国产我听说过几个品牌是非粘合的,一个是北京的g.t.man,一个是大连的trands,但都不能确认,毕竟不拆开看不能确定。做非粘合的工艺远比粘合衬的复杂,一般的国内厂做不了也做不起。顺便说一下,杰尼亚的z-zegna系列是粘合衬的,ermenegildo zegna是非粘合的,杰尼亚给温州厂每套100欧元的加工费大概就花在这了。
3.面料。好的面料显活儿。很多人觉得意大利名牌就是比国货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几千元的国产货用几十元一米的面料,几万元的意大利货用几百元一米的面料,自然档次显得高,人靠衣装就是这个道理。
4.辅料。辅料大家看不到,但非常重要。比如胸衬的材质,垫肩的形状等等。
国产西装的几条傻瓜法则
第一条,国产的现在有上进心的一律学杰尼亚,所以第一条看哪个像杰尼亚,哪个就不错
第二条,看扣眼,锁扣眼机器价格差别相当大,好的一套十多万元。所以扣眼锁得好的说明肯花钱上这种非主要设备,肯定工艺不错,至于怎么算好,多看几个牌子,对比一下就知道了。一般看收尾处,好的扣眼收尾特别利索,差的则非常难看。
第三条,看袖子,袖口上一般四个扣子,扣子下面一般是花纹,叫假眼,而今年流行趋势是做真眼,所以只要袖口上有四个真扣眼,工艺都不错。不过缺点就是不能改动袖长了,国产西装袖子一律长5公分左右。
第四条,找一件带条纹的,看兜盖上的条和兜盖上方身上的条纹对上了没有,过去国货都不对,而意大利杰尼亚往上的和英国顶级定制必对,这个在国内工艺上没有要求,中国工人当然能省就省,对条纹挺麻烦的,费工时又不多给工钱,所以在前三条都满足条件下,条纹对上的当然好,说明做工认真,视觉效果上也协调很多,不信如果有两件同样的上衣,一件条纹对上了,一件没对上,找个根本不懂得人让他看,肯定得说对上的好。
第五条,有单排两粒扣款式的,都不错。国外流行趋势几乎十年前就回到单排两粒扣驳头扣位上提款了,而中国反应太慢,三粒扣都10年了还占据市场。
具体款式上:
国产西装一个普遍毛病是袖子长,因为中国人穿中山装穿惯了,喜欢袖子把手背都盖上,很多中国裁缝也认为袖子应该到虎口,而标准穿法是衬衫袖子长出一英寸。英国即使是成品也是每个尺寸有三种袖长可选,而国货我没见过有这样的。所以我建议讲究点的,花点钱把袖子改短点。
再一个上衣选有开衩的,单双都比不开强
裤子尽量选没有省的,国内我只见蓝豹的套装裤子没有省,因此对他就高看一眼。有一个省的也将就了。不管英国还是意大利都认为没有省的裤子最好看。千万别穿有两个省的裤子,中国人骨盆宽腿短,不好看。大部分中国厂商都喜欢做两个省的裤子,纯属不研究市场和目标人群的,选购时可以直接淘汰。
价钱上,我个人认为买个4千以下的就不错了,工艺都差不多,再添钱就是买面料,而面料根本不值那些钱,不是说了,1万7的杰尼亚面料才值一千块。
国内品牌大比武:
推荐成衣品牌:
北京的G.T.Man,我见过的工艺最好的,对条,而且是国内我唯一见过对格的成衣。版也不错,有的版包容性强,大部分人穿都好看,有的则挑体型。
当然缺点也不少:第一,都是三粒扣,款式一般,第二,价格多在三四千元,跟很多国货特别是假名牌比还算厚道,但我觉得还是偏贵,毕竟用的是几十元一米的面料。
其它较好的国产品牌:
锐燊,trands,都有两粒扣款,trands的面料比其它国货好一些,而且号称是非粘合,用牛角扣,不过这两点还无法证实。
还可以的国产品牌:
蓝豹:版不错,面料差价格高。蓝豹最让我鄙视的是用几十元一米的面料还偷工减料,实在是太小气了,老板精明过头了,以后我上图说一下这个偷工减料问题。
较差的国产品牌:
大部分国内名牌,雅戈尔为代表的中国式西装,工艺一般,版差,不注意细节,面料差。其它还有报喜鸟,罗蒙,庄吉等。
最鄙视的国产品牌:
假名牌,中国人到法国意大利注册个商标回来贴牌号称欧洲名牌的,以奥德臣autason,温馨鸟等为代表。这一类牌子是最没有购买价值的,第一品牌本身就是垃圾,第二它们装假名牌的目的就是卖高价,性价比极低,如江苏江阴造的奥德臣编个法国历史故事就卖到二万元一套。
为什么中山装没有流行到现在,有哪些不足?
开门见山的说,没有流行到现在,与设计无关,与崇洋媚外有关。有人说,设计不足,太过古板,而且立领,不适合矮胖的人。尽管我现在也比较矮胖,但我仍然不赞同这个观点,因为任何一款服装的诞生 ,都没要求每一个人都得穿,假设你觉得你的脖子短,属于身宽体胖这种类型的,你可以穿别的衣服,总有脖子长的吧,那种又高又瘦脖子又长的,在14亿人口当中占的比例也不小,为什么现在除了个别老年人,几乎一个穿的都没有?
那按照你这种逻辑,西服也有设计上的不足,有些二三百斤的大胖子也不适合穿,而且还得扎领带,看起来才搭配,才协调,当然你也可以不扎,甚至你也可以戴个黄军帽,穿个黄军鞋,就像郭达在小品当中那副扮相一样,也没有管的。而且西服,由于胸前裂个大口子,冬天还往里灌冷风。只是因为不适合少数人穿,就说设计不足,那世界上没有一件衣服是完美的,有的女人还不适合穿平底鞋呢,难道因此就说平底鞋不完美?有的女人不适合穿高跟,因此就说高跟鞋不完美?
旗袍在我看来非常完美,端庄高雅,温柔贤淑,尽显东方女人之美,同样也不适合矮胖的女人穿,但是也没要求每个女人都穿,除了旗袍,还有别的衣服可以选择,可是现在,除了金星就没发现有女人穿旗袍。走在东京的大街上,也不可能所有的日本女人都穿旗袍,但是总有穿的吧,甚至走在上海的街头,都能看到穿和服的女人,朝鲜和韩国女人,仍然穿民族长裙,不论日本和服,还是朝鲜长裙,都不如旗袍好看,比不上旗袍端庄,比不上旗袍更显身材,尤其朝鲜长裙,给人的感觉,比例不协调,给人的感觉胸部以下全是腿,看不见腰在哪里?可是人家仍然在穿,尤其节日、大型庆典,都穿着民族服装,传统服装,在广场上翩翩起舞。说白了就是忘本了,更容易接受外来文化,哪怕是糟粕文化,变态审美。
中山装的名字来自于“ 国父 ”先生,1923年,他提出了设计要求,委托一位叫做黄隆生的广东裁缝缝制而成,据称设计灵感来自于一种日本的学生服装——诘襟服,也有一个说法,中山装的设计造型来自于当时南洋华人中流行的“企领文装”。中山装的特色:
所以我们看到有些国府官员开始喜欢穿中山装,没办法,他们也需要保持政治觉悟的先进性;进步学生也爱穿,那是因为本来这种服装的渊源就是来自于学生装,对学生来说很实用。对标长袍马褂的落后性与西装的不实用性,中山装的确有着自身鲜明的特色和功能。
西方人把中山装称为“Mao suit”,可见中山装的真正流传时代远非民国,在讲究政治的年代中,西装自然不具备一个觉醒的古老民族的精神特质,同理也可参照印度的尼赫鲁装“Nehru jacket”(甘地则宁可赤膊上阵)。到了现今,服装的政治标签已经隐去,人们可以自由的选择服装款式和颜色,黑、白、灰、蓝不再是指定色,中山装也不复是民间指定款式,这是时代的进步,如同每个人的思想都不会统一,服装原本也都该是缤纷的色彩。
中山装在现代仍然被一些人们奉为圭臬,是一款当仁不让的小众类服装,前提当然是你要有一个好身材,过胖的显得臃肿,过瘦的又撑不起来,这一点倒远不如长袍大褂的普适,颜色方面也不像休闲装那样百搭,总之,它的局限性较多,难入大众法眼。
中山装是中国革命先驱者先生的名字命名的一种服装,是在日本学生服装(诘襟服)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个人认为中山装很适合中国人穿着,但是为什么没有流行到现在,无非也是过于正式了,虽然穿的人没以前那么多了,但是在正式场合,国家***多次穿着中山装面向世人、面向世界。
我结婚的时候,是穿着立领,翻领还是有些老式,不适合年轻人穿。
衣服是镇上的一个裁缝给定做的,一口气做了两套,这是其中一套
这是另外一套,个人更喜欢这一套。
中山装不流行了,不代表它有什么不足,人的审美是一直在变化的,而所谓的流行也是一直在变化的,说不准哪天中山装又流行了。
我现在担心的是会做中山装的裁缝越来越少,做中山装的工序很麻烦,记得十年前去定做中山装的时候,很多裁缝都说不会做,别说中山装,连西装都不愿意做,说白了就很麻烦,不像做女装那么快捷。现在很少能看到中山装的身影,一些品牌男装虽然也有中华立领,但终究穿的人少,在年轻人中间,尤其是95后、00后,穿的人少之又少,中山装要再流行起来,需要 时尚 圈的推动。
中山装其实并没有什么不足。总理一辈子外套都是中山装。近些年主要是受“西服”的冲击,什么事情都喜好跟外国“接轨",造成很多人对本国的东西是乎有点不感兴趣了。其实,中国自己的很多商品也未必就是不好。其次,是受休闲夹克的冲击,这类服装穿扮随意性大,还方便穿脱,且适合穿着的场合也比较广泛。
中山装严肃笔挺,对穿的人要求很高。矮胖肥硕的人穿着肯定不好看,一般人还真驾驭不了中山装的挺直修身。中山装在辛亥革命开始流行,而且还有深刻的含义。前面四个口袋表示四维,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以文治国。门襟五粒纽扣表示五权(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分立。袖口的三粒纽扣表示三民(民族,民权,民生)主义。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业。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的治国理念。中山装由先生率先穿用而得名。现代的人们对服装有更多的选择性,各种新颖服装层出不穷,中山装的那种严肃严谨的格调已和现代的观念不是很搭。所以很少有人再选择中山装。中山装由发明并提倡,具体出现时间一直有两种说法——1919年和1923年,但没有异议的是中山装从发明伊始就带有极其强烈的政治意味。
1925年,去世,国民党开始塑其为国父,将之符号化,大力提倡全 社会 的崇拜。1928年,国民党内政部要求部员一律穿棉布中山装,南京市政府也规定职员一律着中山装。1929年,国民政府第二十二次国务会议议决《文官制服礼服条例》:“制服用中山装”,将中山装树为法定制服。之后,不断严格在政府机关中严格推行,直到1936年,还下令全体公务员穿统一中山装制服。同时,中山装还在学校中进行推广,教师和学生也被要求穿中山装。新生活运动时,中山装还被作为婚礼礼服进行推广。可以说,民国时中山装的流行受国家权力意志影响很大,而非纯粹的 时尚 潮流规律。
当然,除了自上而下的推行,也有自下而上的效仿与追逐。中山装是民族国货,又象征革命,商人借此进行政治正确的商业宣传,知识精英和进步学生借此表达政治理想与诉求。
民国大街上的着装
民国知识分子着装
民国知识分子着装
西南联大的一张合影,中山装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即便如此,中山装也没有成为人尽皆着的服装。作为剪裁、用料都相对考究的正装,底层百姓自然穿着者少。而在知识分子那里,也只能说是做到了与西装、长衫并行而已。相对而言,只有官员是与中山装绑定的,也因此中山装在那时候成了国民党官僚的一种象征。
***人一直也将中山装视为革命与进步的服装,从延安时期到1949年后,***人都以中山装为日常及公务着装。而在1949年之后,中山装在新政权的引领下,成为了新 社会 新面貌的象征,可以说实现了比民国时更普及的流行。加上封闭的 社会 环境和对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批判,中山装成为了此时的全民服装,不能说人人每日必穿,但绝对是压倒性的覆盖率。中山装的这一次流行仍然是政治意识的产物,与服装审美本身无关。
梁思成、老舍、梅兰芳都换上了中山装
相声艺人也穿中山装
改革开放以后,世界文化得以进入中国,政治束缚松绑,个人意识开始觉醒。于是更新潮、更与外界接轨、更个性化的衣服开始出现在中国人的身上,老旧、单一、严肃的中山装被抛弃。这并不奇怪,一个失去了政治加持的政治性服装必然无法与市场化的自由选择相抗衡。
而且中山装毕竟是一种正装,穿着时需要板正挺立,必然带来一些不舒适和不方便,日常着装谁会跟自己较这个劲呢?就连西装,如今也只是 正式场合或职业规范才会被使用。
不说它是怎么来地,只说它是怎么“没地”。
哪个高手都有可能因借鉴产生了灵感。
中山装应该称为“国服”,我就非常喜欢。
从我“自学成才”学会裁剪以后就给自己量身定做过几件中山装,特别强调领子的挺刮,上兜的平正,吊兜的宽大,袖山的圆顺,穿起来很精神!
说没“流行”起来的原因应该是受拉链儿服装的“冲击”,铺天盖地全是拉链儿!懒人装省事啊!都赶流行,到处全是夹克,热了只能敞开怀,完全没有了中国特色。
现在你能说哪件衣服能代表中国?完全让拉链儿和西服取代!中国特色消失的无影无踪,说是生活快节奏,这与保留中国的传统服饰并不挨着。
现在都买衣服穿,我也不做服装穿啦,我最烦拉链服装,买扭扣服装都很难有称心款式,大都是平驳头的翻领。还逮买台缝纫机自己喜欢啥做啥。
冷面笑星方清平他的一身中山装“冲着”这身衣服我就特别得意他。
我记得周总理在世的时候,总是一身中山装,显得特别稳重,大气庄严,也不知道为啥现在看不到有人穿了,西服代替了中山装,我觉得还是中山装好看,给人一种严肃认真的感觉。
首先纠正一下,中山装从来就没有在民间流行过,更不要说现在。这款衣服最大的弊端就是领子,立领很容易倒,倒了就不美观,也不舒服。为了不让它倒,只好搞个风纪扣拉住,拉住了脖子不舒服。其次,四个明大兜,很容易鼓鼓囊囊,不装东西也会鼓起来,看起来不够利索。第三中山装没有腰翘,看起来有点臃肿。所以,中山装在民间从来就没有流行过,只流行在官场。民间流行过的是军便装,最少比中山装那几个大口袋要平展一些。
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现在的人们,除了中山装之外,连西装、皮鞋都很少穿了。
为了印证我们的看法是否正确,上周末,我还专门来到了市里面的步行街,坐在街边椅子上观察了两个小时,我敢断定98%的人都是穿的运动鞋、休闲鞋、休闲装了,穿西装皮鞋的人成了“百里挑一”,一般都是在参加面试、参加谈判或是其他比较正式的场合才穿了。
就包括五年前,我专门花了2000元钱买的中华立领,都已经尘封在衣柜里面,很久没有见到了。
为什么中山装、西装、皮鞋之类的东西会被时代所淘汰呢?个人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太过呆板。中山装的版型设计一板一眼,与现在的人们更加追求个性,“裤子都要剪几个洞”的穿法格格不入,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第二个,穿着不适。中山装用料也比较讲究,很少见到用棉质布料来做中山装的,这样的做出来的衣服穿着上不是很舒适,有时还有些磨身体;另外,中山装都比较紧身,适合身材好的人穿,现在的人来不及就挺着个啤酒肚,确实是不适合穿中山装了。
现在是市场经济,不管是什么东西,都应该适应市场,适应潮流,并随着时代的变迁做出改变,如果一味守着过去的条条框框,就只有被淘汰的厄运。
商场的衣服那么贵,都卖给谁了?
提这个问题的朋友一定是经常淘宝购物的吧,其实还有一组数据说出来可能让你不太相信,就是国人还有几个亿没有淘宝账号的,这一部分人很可能就没有到网上去买过东西的。
虽然现在天猫的影响很大,其实很多品牌公司基本还是会选择入驻商场。也不要认为网上成本就很低,现在网上商城跟实体商场差别并不大,现在大多品牌的服装款式都做到线上线下同款同价。
我认识一个年轻的大学生,她就跟我说从来没有在网上买过衣服,都是去商场买的。问她为什么,她说了三点理由:
1,她认为买一件衣服,一定要有试穿的效果她才会下手,不太可能看到就有买的冲动。
2,她听说网上退货率很高,担心卖到被人家穿过退回来的二手衣服。
3,她有品牌情结,担心网上买到假货。
当然现实生活中,喜欢在网上买衣服的,更多的是认为网上比实体要便宜实惠,所以才选择上网去买的。像这类年轻大学生不喜欢上网买衣服的并不算多数。但有一帮收入不错的青中年人还是很喜欢逛商场买衣服的。这个从那些高端品牌的开店数量也能反映出来。我所熟悉的像上海地素,南京维格娜丝这些卖价比较高的服装品牌,他们的客户群基本都是喜欢逛商场的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成熟女性。
还有一些对着装要求比较高的男同志也是比较倾向去商场买衣服。他们对衣服的版型和工艺都比较挑剔,这些东西在网上凭一张很难了解清楚。
其实在国内,人口基数这么大,各层次的人群都拥有庞大的数量,高中低端都会有市场。我们不要用个人的经常行为去推断群体的思想,自己经常逛淘宝,就认为商场生意肯定做不下去,这个推定有失偏颇。
对于做生意的老板们来说,也经常会被这种思想行为所误导。如果有人打算开服装店,总就有人说现在谁要去实体买衣服,其实这种说法是凭想象得出的结果,做得好的实体店铺照样活得很好。我是你们的朋友裁缝方师傅,希望我的分享能给您带来帮助!
谢友邀答。
之前朋友在一家高档服饰店做经理,在闲聊中曾谈到这个问题,里面的衣服动辄几千几万,能卖出去吗?她很淡定的告诉我,基本上里面的衣服都会有定向客户,每次节日他们都会电话邀请,打折之类,对此积累的一定的固定客户,基本上是公司领导层,也有一些都市白领因为工作需要偶尔购买。
尽所周知,服装业利润相对较高,因此一般不会有亏损,对于过时类,一般打折促销,不会出现积压库存太多的问题。
卖给富人或者白领阶层,每个层次不同,需要也不同。几千上万的衣服,一般都有定向顾客,或许一个电话,一个转账,衣服已经卖掉。
富人为何富,因为有限的时间都在赚钱上,所以衣服用惯哪个品牌会一直用。
白领会用一个月工资买一件或者几件,因为人靠衣装工作需要。
品牌店即使一天没卖出衣服也不会亏,就像古董店,卖一件吃三年。虽然没那么夸张,但也不是单单看一天的营业额。
商场里的衣服那么贵……所以都倒了。
看看今年以来北京市多少传统商场倒闭改造的新闻吧。然后你再看看现在没倒的商场里面还有多少店铺是卖衣服的?虽然有些商场不承认倒闭,但是也都明确了重新改造以后要全面放弃原有的业务,改造成所谓的社区商业了。
商场里的衣服卖的贵已经不是这两年的事情了,在淘宝还没有发明618的时候就已经那么贵了。所以能撑到今天已经是个奇迹了。
其实以前我也没太在意这件事,反正商场贵就让他贵去吧,最多贵的离谱儿了我就是缺少逛商场的机会了而已嘛。因为现在的商场里面的衣服不仅仅是贵的问题,还面临着品种越来越单一的问题,所以就算是不买,也都没啥可逛的了。然鹅今年去东京买了几套正装回来以后,这个感受简直社区,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我们这里的商场不倒简直没有天理了。
就说东京的洋服的青山吧。也逛了好几家洋服的青山了,所以应该不算一叶障目了吧。人家的店铺,人家的店员,那种专业的素养,不是我们这边的商场的店员,甚至是店铺的老板们,能够意识得到的。 毕竟在我们这边一提专业的素养,还在考虑的是给客人提供“贴心”的服务上面,其实更高的专业素养首先要对你所经营的商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的。对于服装行业,尤其是正装来说,直接就体现在店员,店长从上到下专业的穿着上面。店长自身的专业的套装搭配,举手头足之间就让你对他的选择和推荐充满了信心和信任。
这一点在中国的服装老字号上面曾经也有着充分的体现,比如说瑞蚨祥,内联升,盛锡福,都是店里的伙计要比主顾专业的多得多才行,要不然人家为啥要到你的店里来买呢?
啰嗦了这么多,最后看看价格。我从东京洋服的青山带回来两套西装,分开不同的颜色,羊毛混纺材质,半衬工艺,适合春夏季节穿着。然后回到北京以后,在颐堤港随便转了一下,差不多的一件棉麻休闲西装单件,无衬工艺(当然为了夏天),价钱已经超过我在东京买的全套了。棉麻,还没有羊毛,没有羊毛就没有形状保持能力。这样的价格差,你完全可以搭上机票去东京跑一圈了。
我们的媒体当初讽刺日本人搭上机票到美国跑一圈,买到的东西还比东京的便宜,这个时代已经来到我们头上了。
虽然现在某宝冲击着实体店,但是在网上买到称心的衣服还是非常困难的。
我觉得一分钱一分货,同品牌的衣服线上和线下比较,线上确实便宜一些,但也存在一些高仿货,折扣过多的话很可能买到假货或瑕疵品,当然不介意的可以在商场试好衣服再网购!
很多人在商场看到合适的,不愿意再麻烦去网上比较、网购。
现在房价这么贵,几百万上千万都有人抢着买,说明有钱人还是非常多的。
每次去商场逛街,发现很多专柜营业员比顾客多,冷冷清清的,我都怀疑专柜怎么支撑下去。不再像前些年那么火爆。超过一千元的衣服,很多人还是比较慎重的,便宜的衣服不想穿扔了不可惜嘛!
但出于各种原因,各种消费层次的人或多或少还是会去商场买衣服的,毕竟想买一身合适的衣服必须要去试,不是每个品牌都能代购的到。
现在网上的衣服虽然便宜,可是看不见,摸不着衣服质量差,穿出去太掉价了,今年的经济形势不好,虽然还是经常逛商场,可是看的多买的少,一般等到过年过节,打折多的时候就买一些回来。商场的衣服质量还是要好一些,虽然网上也有他们的旗舰店,可是网络专供和商场专柜出来的品质还是不一样的,毕竟一分价钱一分货
商场衣服贵是有原因的,商家要交一大笔进场费,然后是高昂的租金给,衣服价格要相应高才有利润。品牌衣服质量是有保证的,和小店几十元的比较,工艺水平不是一个档次。但因为消费者要负担前面二种因素,所以买件衣服就好贵,半价都贵。能负担得起买喜欢质量不错的,想负担少,网购也不错。选择多多真好。
商场消费多数是身材臃肿,又无颜值的中年妇女。基本当官家太太会消费。年轻漂亮又有颜值的都网上消费,还能穿出美感
作为实体店的我说几句,卖给了各种消费者,但确实现在买卖难干,整体趋于下滑,也有一些顾客说不愿意在网上买,质量差,不能试穿。更有很多小姑娘,试一件拍照一件,然后试一堆告诉你不合适,自己去网上找同款了,想想有多苦逼吧。
租个门脸不少钱,加售货人工资,想便宜也不可能,租销售的场地。进的货本身就是高档的。贵,除了过时了。卖便宜点儿。谁坐在那么买卖都一样,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